close

運動風潮興盛,許多上班族為了瘦身減脂等健康因素開始積極健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想增加熱量的消耗,做家事效果可能不輸真正的運動。然而傳統倡導的體適能333(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原則有其實施上的困難,依據教育部體育署最新《106年運動現況調查報告》,達標民眾僅佔全體1/3。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與其抱持「假日有空再上健身房運動」或是「反正做不到333標準乾脆放棄」的消極心態,不如每天透過家事、育兒、遛狗過程的「日常微運動(日常型態身體活動,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搭配以無糖豆漿為基礎的高纖、植物性蛋白等飲食原則,也能累積等同健身房運動的熱量消耗與降低脂肪堆積的效果。

楊承樺營養師表示,多數民眾熟知體適能333原則,但近年包含WHO、美國衛生福利部、日本厚生勞動省等越來越多國際健康組織,都開始推廣以代謝當量(METs)為計算基準的「日常微運動」。但「日常微運動」如何達到等同運動的熱量消耗效果? 楊承樺營養師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身體活動都需要能量來執行,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消耗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提供能量。1 MET大約相當於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MET值越大,代表消耗的能量越多,亦代表運動強度越高。而「日常微運動」和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可利用以下公式簡單估算:活動消耗能量(大卡)=代謝當量(MET)?體重(公斤)?時間(分鐘)X0.0175(大卡)

什麼是電動代步車呢?我們常講的電動代步車是以四輪的規格為原則,並且兩個前輪的輪胎內側距離需要大於30公分,還需要具有衛生署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當你符合補助對象條件,必須要有重度身障手冊加上輔具中心評估才符合申請補助條件,之後要經過政府設置或委託辦理之輔具服務單位輔具評估人員(含該單位特約之輔具評估人員)開立輔具評估報告書,另外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搞不清楚就是電動輪椅跟電動代步車,這兩個之間只有一個可能申請輔助,申請補助要檢附輔具供應商出具的保固書影本(正本自己留著就好),保固書要載明產品規格(含本基準所定本項輔具的規格或功能規範內容)、型號、序號、保固年限和起訖日期(含年月日)、輔具供應商公司名稱、統編、負責人姓名、服務電話,要標示經過中央主管機關醫療器材查驗合格的登記字號及其他必要資訊。

做家事1小時=接駁車跑步30分鐘、陪小孩遊戲1小時=競速單車30代步車分鐘、遛狗接傳球1小時=籃球30分鐘

專家:打掃機器人out! 家事「微運動」這樣做,熱量消耗最到位!雖然「日常微運動」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多數民眾往往低估了這些生活瑣事所能帶來的熱量消耗效果。其實只要小小改變家事的步驟或執行方式,就能大大提升運動強度(MET),熱量消耗也會更有效率。楊承樺營養師提醒,民眾可別輕易浪費這些生活中「微運動」的機會點。

以一般常見的「日常微運動」為例,一個正常60公斤的成年人,如果以傳統拖把甚至抹布擦地的方式取代打掃機器人,每次拖地60分鐘(MET 3.5)即可累積等同跑步(MET 7)30分鐘的卡路里消耗(約220大卡);如果把ipad育兒法改為每天實際陪小孩遊戲(MET 5.8)60分鐘,則可累積等同競速單車(MET 12)30分鐘(卡路里消耗(約378大卡);如果把每日遛狗行程從原本的公園就地解散放尿,調整成固定的飛盤或丟接球活動(MET 4) 60分鐘,更可累積等同籃球運動30分鐘(MET 8) 的卡路里消耗(約252大卡)。而這些每日累積的「日常微運動」活動量與熱量消耗成果,可能不輸給平日久坐、僅在假日進行短時間的健身房訓練的「假日運動族」。年後爆發「腹」激增 隔空剷肉減脂得來速
擺脫3大健康威脅 營養師首推「順應式補償法」

電動車服務項目

  • 電動高爾夫球車/電動觀光特種車專業製造維修改裝
  • 電動車、電動自行車、休閒代步車、零配件銷售
  • 外籍勞工專用電動車
  • 飯店、房地產、廟宇禮賓車出租買賣
  • 電動車觀光休閒產業專案規劃管理
  • 環保顧問工程專案承攬
  • 各式電動車零件研發、設計、改造可依客戶需求量身訂作

電動搬運車從技術角度解決了產品個性化與通用性的矛盾,座位設計可依使用當下,滿足您自由轉換載客或載物的需求。同時,整車簡約時尚,綠色環保,裝配簡便。多功能車乘坐舒適,操作輕便,時速最高可達32km/h,滿電量續駛里程最高可達70km。可廣泛應用於高爾夫球場、旅遊景區、住宅看房、主題公園、機場、車站以及社區街道等多種場所,是一種既方便實用、又綠色環保電動車的代步工具。

電動自行車外觀與摩托車相似,無腳踏板功能,平時由電能提供動力,為使民眾可以使用安全的車輛,無須掛牌、駕照就可以上路。

歷久彌新,傳承經典。此系列的高爾夫球車不僅僅服務於高爾夫球場,更以不同的面貌進入到旅遊度假、休閒舒適的生活環境之中;從研發到製造依托雄厚的設計平台,不斷嘗試新型材料的運用,以減輕整車重量、降低運輸成本。電動高爾夫車地盤低,上下方便,轉彎半徑小,操縱靈活,並採用真空寬胎,複合式前懸架系統,減震性能優良,行駛平穩,駕乘舒適;後懸架採用鋼板彈簧減震採用高回彈、高承載板簧設計,整車載重性能優越,行駛中平穩顛簸受力小,乘坐舒適。​

裝設有供人力踩踏的腳踏板,平時以人力踩踏前進為主,亦可轉換由電能提供動力,讓使用者在騎乘過程中能夠節省力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ximijuttac 的頭像
    maximijuttac

    maximijuttac的部落格

    maximijutt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